养生保健

秋季胃病高发,中药调理优势明显

来源: www.xxswjw.gov.cn
作者: 新乡市卫生计生委
发布时间: 2018-09-25
次浏览
分享到: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多变,而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加之天气凉爽后胃口大开,饮食无忌,容易诱发胃病。每年秋季各大医院胃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尤以确诊为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居多。脾胃病,秋季调理正当时,中医药在调理脾胃方面优势独到。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据统计,我国有近1.2亿的肠胃病患者,保守估计,慢性胃炎疾病的占比可高达30%。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即便有症状者也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且为非特异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50%~70%的老年人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能占到85%,多为隐痛,半数以上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常因吃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诱发或加重,有时天气寒冷也会诱发。其次,多有食欲不佳,经常不想吃饭,腹部出现胀气的现象,会有饱腹感,严重时会影响到睡眠和日常生活。此外,会有口臭或者呕吐的症状,也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大便偏硬,有时几天一次,甚至一个星期一次,通常舌苔呈现黄色或白色。

现代医学将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类。慢性胃炎固然与细菌、胃酸和胃动力等多种生理病理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人的整体调节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措施有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药物以及对症治疗。这些药都针对慢性胃炎,并不考虑人体整体调节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缓解症状方面不及中药。

中医治疗立足于人的整体,治疗并不针对慢性胃炎的具体病因,而是把慢性胃炎置于人的五脏系统这一大环境中,通过辨别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中哪一脏腑失调,并给予针对调节,使其归于平衡,人体五脏功能调和了,气血通畅了,慢性胃炎自然得到控制。这就是中医说的辨证论治,也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指导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中药取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更加安全。

根据2015年出版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脾胃病分册》,中医把慢性胃炎分为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湿热阻胃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等7种证型,并且相应设立了对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河北中医药大学李恩复教授综合上述的中医辨证分型,研制出中成药摩罗丹,主要成分有百合、乌药、玄参、三七、白芍、茯苓、当归、鸡内金、地榆等18味药,具有健脾养胃、调理气血的功效,能够全面调节并快速缓解慢性胃炎所见的各种症状。

摩罗丹药性温和,其中的百合、麦冬等13味药材都是药食两用。自上市三十多年来,长期临床应用和大量临床试验结果都肯定了摩罗丹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中医讲,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应注意日常调理,包括饮食习惯的改变、情绪和生活起居的调节。饮食上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规律三餐。

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较夏季旺盛,食量增加,使胃、肠的负担加重,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要注意合理调节精神状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