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葛红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持续开展全国高血压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结合新素养66条、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心脑血管病预防、科学健身等健康知识。
(二)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市自2008年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来,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和技能,每年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15宣传周等活动将“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理念落实到生活中;推广技术措施和支持工具,推动建设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餐厅、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一条街等各种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支持性环境189处,为广泛开展多种全民参与的活动提供便利,提高了群众健康素养。
(三)加强基层医防融合。近年来我市积极深化基层慢病管理医防融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组建医防管理基本服务单元。积极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建立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和会诊通道,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培训和应用,不断提升基层慢病管理和服务能力。
(四)持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早诊早治。持续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河南省高血压规范化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河南儿童青少年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等慢病防控项目,完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筛查和随访管理工作机制。
(五)持续完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体系。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基于河南省慢病管理系统的市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登记数据库,适时动态监测我市主要心脑血管病的流行情况,掌握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和残疾等负担评估水平,制定科学的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六)持续加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中的县(区)定期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监测结果用于指导主要慢性病的防控策略调整。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医防协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做到医中有防、防中有医,医防互为促进。
(二)创新基层医防融合机制。继续开展基层医防融合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试点,进一步探索完善“五融合”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
(三)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面开展“三减三健”、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专项行动,促使全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健康技能不断普及、健康行动不断推广,助力健康新乡行动。
(四)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加大农村地区的心脑血管监测发病登记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地区技术力量。
(印 章)
2024年7月1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0373-2023006
联 系 人:王电辉
邮政编码: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