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卫生健康委,省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7月18日以来,我省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抗灾防病工作,增强工作组织性、科学性,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防汛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领导,做好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本次灾害目前主要集中在我省部分地区,但从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已受灾地区和未受灾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临持续威胁,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日趋严峻的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形势,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职责分工,不断强化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完善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预案、技术方案和流程规范;加强对洪涝灾害医疗卫生救援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做好洪涝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落实好灾区卫生防病工作,防止次生危害发生
各地、各单位要组织好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按要求指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规范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状况的监测和评估,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指导和支持受灾地区重点开展与洪涝灾害关联度较大的霍乱、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症状、病例、事件监测,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落实疫苗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消杀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疾控、医疗等人员赶赴疫情发生地,按照“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三、坚持超前谋划,做好医疗机构备灾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要依据相关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备灾工作,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要组织救援队、突击队,加强对医院重点部位巡视,保障配电机房、氧气机房、汇流排机房等正常运行,后勤支持保障部门要保障各项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门急诊、病房正常供电、供水、供气等。关注医院各种放射源的安全,尤其关注在地下的放射治疗机房,一旦进水,要启动紧急上报程序上报上级技术部门,安全处置或转移放射源,以免造成放射污染、核泄漏等事件。号召医院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一线值班,增加急诊值班人员,确保因灾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四、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启动卫生应急响应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保证汛期灾情准确、快速上报和事件及时有效处置。同时,要根据应急、水利、民政等部门的应急响应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卫生应急响应,扎实做好各项卫生防病和医疗救治工作。在政府及有关部门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后,要立即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要立即进入待命备勤状态,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设备到位、车辆到位,可根据需要迅速集结赶赴灾区。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群防群治有利局面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个层面,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灾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要组织专人指导群众,做好大街小巷、村(居)民区、公共场所、集贸市场等的保洁和消毒工作,彻底清除退水后淤积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尸体,消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要全面开展除“四害”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开展环境消毒、消杀工作,控制蚊、蝇、鼠、蟑等夏秋季传染病重点媒介生物密度和活动。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力度,严禁出售水浸变质、腐烂、死禽和不合格食品。同时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防止灾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参与、人人动手、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六、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教和舆论引导
各地、各单位要与新闻宣传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官方自媒体等多种形式,滚动持续地宣传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危害和灾害期间容易发生的疾病及卫生防病知识;要组织编印通俗易懂的卫生防病宣传单,通过医疗和卫生防病队伍、基层工作人员向灾区群众广泛发放,重点宣传“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不聚餐”等防止“病从口入”的核心知识,引导灾区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灾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舆情监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引导。
七、统筹做好抗灾防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江苏南京发生新冠肺炎本土暴发疫情,疫情规模不断扩大。我省与江苏毗邻,人员往来频繁,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加大。各地、各单位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高度重视灾情可能带来的精力挤占、物资损失问题和人群聚集、管理缺位风险, 全面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疫情协查、“人”“物”闭环管理、“复阳”“长潜伏期”特殊病例处置等重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202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