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看新乡巨变

这个城市连续10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来源: www.xxswjw.gov.cn
作者: 新乡市卫生计生委
发布时间: 2018-07-02
次浏览
分享到:
      在我国不少城市,每到夏季和冬季都会出现临床用血紧张现象,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但在有一个城市,不仅连续20年没有出现过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还连续10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这个城市就是河南省新乡市。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近20年来,我们通过构建辐射全市的采血网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无偿献血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无偿献血、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使无偿献血工作实现了‘四个过渡’。”新乡市中心血站站长郭喜彪说,目前,新乡市临床供血连续20年100%来自无偿献血。同时,新乡市中心血站不断加强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建立了8200多人的无偿献血应急队伍,建立了450人的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建立了750人的稀有血型献血队伍,建立了37733人的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献血3次以上)。

    “新乡的无偿献血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经过不断努力才取得的。”据郭喜彪介绍,1993年10月,新乡市中心血站作为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个科室而成立,只负责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用血。1996年6月,新乡市中心血站正式获批成立。筹建之初,新乡市中心血站人员少,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办公条件简陋,要想满足临床用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拓展农村宣传渠道,新乡市中心血站干部职工深入乡村,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设置宣传栏,发挥乡村医生、村干部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激发村民参加无偿献血的热情;在全市统筹规划设置采血点,积极推进市、县、乡三级采血网络建设;在市区和辉县市投资900余万元建设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5个固定献血屋,在人口较为集中、献血基础好的县城、乡镇设置23个固定采血点。

    “为了更好地宣传无偿献血工作,我们积极争取,新乡市委办公室、市文明办、市直工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献血办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全市各单位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具体工作由各单位文明办牵头,安排专人负责,并将全市各单位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次数、自愿参加无偿献血人数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条件之一。这对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郭喜彪说。

    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保障血液安全是第一位的。20多年来,新乡市中心血站从简单地将血液加工成红细胞和血浆,到如今向全市各医疗机构提供全血、去白细胞全血、洗涤红细胞、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辐照血、小剂量血液,成分血品种增加了,血液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同时新的技术和设施设备使制备加工更精细,成分输血更安全。同时,新乡市中心血站还开展了血液滤除白细胞项目、血浆病毒灭活项目、辐照血项目,及早使用第四代丙肝检测试剂,使用进口伯乐试剂进行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对乙肝、丙肝、艾滋病进行核酸检测,极大地降低了“窗口期”感染风险,保障了血液安全;在省内率先使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全面替代手工分离血液,实现血液制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新乡市中心血站还成立血型参比室,协助临床输血科进行疑难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产后检测,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血等,对临床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工作。

    “除此之外,经过20年的积累,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功能到全面覆盖的跨越式发展,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郭喜彪说。

    从1999年开始,新乡市中心血站逐渐实现了街头献血者信息的计算机核查,杜绝了冒名顶替和恶意献血现象;同时实现了献血者登记、检验、采血、办证等信息的现场录入;在全市供血单位安装了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约血、医院库存的实时管理、患者用血情况的及时监控。

    同时,新乡市中心血站坚持“依法进行采供血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的方针,通过动态考核、月考核、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月质量分析会,与省内其他血站质量互审,以及接受上级组织的血液安全核查等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完善,达到“献血者满意度≥98%、用血单位满意度≥98%、血液不合格月报废率<3.3%;血液检测结果准确率100%;血液出库合格率10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