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再现新变种XE”“韩国发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L感染病例”……
4月以来,新冠病毒又现新变种,看到这些新闻,相信很多人都不由得感叹一声:新冠病毒到底变异了多少种?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变异的新冠病毒。
病毒不停突变是自然属性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停的发生突变,是病毒本身的一种自然属性,尤其是像新冠这样的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经发现超1000种,值得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有五种: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
最早突变株几乎销声匿迹
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新冠病毒自身基因突变就与疫情的传播密切相关。
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较大流行的突变株最早是D614G株,出现于2020年2月份的德国和巴西,随后的几个月,迅速遍及全球,到了10月份,最早的原始株几乎销声匿迹。现在流行的毒株都是从D614G演化而来。
2021年德尔塔席卷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便于识别新冠病毒的突变株,根据突变株流行的规模和其致病性,分为VOC株(值得关切的毒株),VOI株(值得关注的毒株)和VUM株(应该监测的毒株)。为了避免地域歧视,用希腊字母按照顺序来表示突变株。
2020年9月份,新冠病毒出现了阿尔法株(α),随后是贝塔株(β),伽马株(γ)等。
2021年2月,德尔塔株(δ)出现,迅速传遍全球,到了2021年11月,全球99%以上提交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为德尔塔株。
2022年奥密克戎成“霸主”
2021年11月,监测到另外一个突变株开始出现,也是用希腊字母命名的第15个突变株,命名为奥密克戎(ο)突变株,成为第五个VOC株,此前的4个VOC株成为了历史流行株。
随着奥密克戎株的流行,出现了三个亚型,分别为BA.1,BA.2和BA.3。在奥密克戎流行的早期,主要是BA.1和BA.1.1,进入2022年1月底,BA.2的流行强度逐渐增加,在过去的1个月中,全球提交的新冠基因组序列中99.2%的为奥密克戎株,其中BA.2占比约为90%。
近期奥密克戎株出现了BA.4和BA.5亚型,但是二者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没有明显的增强,而且流行强度也比较有限,还无法准确评估其流行特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和其它奥密克戎株一起监测,并没有给予额外的监测措施。
BA.4和BA.5与BA.1更接近一些,比如都有S蛋白69和70位氨基酸的缺失突变,BA.2并没有这两个缺失突变。因为有缺失突变,对于欧美一些国家以S基因为靶位点的检测试剂盒来说,会有检测失效的可能,对于我国目前所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没有影响。因为我国检测的是ORF1ab和N基因。
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突变株的重组新冠病毒出现,如德尔塔和BA.1的重组病毒株XD,BA.1和BA.2的重组病毒株XE等,目前全球已经监测到至少18个重组的突变株,分别命名为XA,XB,XC,XD.........XT(没有XI),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XE和XD重组突变株归入奥密克戎监测,未给予额外关注。
做好接种疫苗 坚持动态清零
根据已经发表的一些研究数据,奥密克戎毒株较德尔塔株更能降低人群抗体的中和能力。在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后3个月,抗体的中和能力下降到30%左右,接种加强针后,可以快速提升抗体的保护水平,中和能力迅速回升。
数据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感染引起的死亡和重症率,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建议应该接种加强针的人群,应尽快接种加强针。
发生疫情以来,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精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坚持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做好疫苗接种,做好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等非药物预防措施,是坚持常态化防控不松懈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