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发布,溺水、交通伤害和跌倒/坠落列青少年儿童伤害死因前三位。暑假是未成年人长时间独自居家、外出游玩、家庭出行的高峰期,也是意外伤害、溺水的高发期。那么如何预防呢?
意外伤害预防主要包括:
一、道路交通安全。假期外出增多,父母驾车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速驾驶,开车系好安全带,不酒驾、毒驾,开车谨慎服用解热镇痛、镇静、抗焦虑抑郁等药物,不疲劳驾驶。父母及孩子骑行注意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父母和孩子一定要注意避让车辆,不乱穿马路,按交通指挥通行。
二、居家青少年儿童安全。父母教育孩子避免攀爬阳台、窗户或其他高处,家庭安装阳台和窗户安全栏、安全网,避免坠楼;防止触电,不要随意去触碰家中的电源,安全使用电器;加强儿童看管,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较大儿童进入厨房学做饭应有家属看护;热水、做饭注意避免烧烫伤,做好儿童防烫伤、安全用电、不玩火、火灾逃生的安全教育。
三、户外出游。家庭和个人出行应避免到未开放景区、“野山沟”等游玩,以免出现水库放水、山体滑坡等灾害事故无法逃脱;游玩时应注意避免中暑,避免淋雨,山区注意保暖,父母教育孩子不随意攀爬高处,避免坠落、跌倒;景区注意防止触电,避免玩火,远离火灾。要注意在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情况,谨防传染病流行,外出旅游要携带常用药品,患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假期一定要注意避免未成年人独自外出。
溺水预防主要注意:
首先就是儿童青少年预防溺水,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做到“六不”:
1、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儿童青少年要注意不能私自外出,特别是不能独自在野外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儿童青少年极易受到他人影响,轻信同学、朋友的“没事的”、“水很浅”等言语,结果出现群体溺亡事件;
3、不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家长的关注和监护,是保障儿童青少年安全的最重要防线,家长带领孩子游泳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生人员的区域游泳。在有救生人员、救生设施的泳池、水上乐园才是安全区域,野外河道、湖泊、水库都不是安全游泳区域;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即便是在有救生人员的区域游泳,也要小心不要在“深水区”等不熟悉的水域;
6、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发生群体溺亡事件,除了结伴游泳外,最大隐患就是“一人溺水、多人施救、群体溺亡”,未成年人体重和体力较差,特别是由于未受过专业训练,施救时极易被一同拖下水至危险水域导致群体溺亡。
近些年,成年人特别是中青年人游玩出现的溺水、溺亡情况也不少,所以成年人预防溺水要注意:
1.避免到未开放景区游玩,特别是野河沟、野河道,还有一些“看起来水比较小的河道”,因为有些河道承担了水库泄洪、山区排水等任务,平时水流量小,而出现泄洪、排水时水流量会瞬间暴涨,很多时间根本来不及逃生。
2.一定“要听劝”。近些年短视频平台有很多成年人在海边、河边、河道游玩,周围有安全工作人员或者当地有经验的人规劝早些离开危险区域,结果“不听劝”后被潮水、河流瞬间吞没溺水、溺亡。
总之,只有注意假期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才能避免意外伤害与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