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

警惕儿童肠套叠

来源:
作者: 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 王艳蕊
发布时间: 2024-10-28
次浏览
分享到:

  一、什么是肠套叠?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内陷(套叠)入更远端肠管内,随着肠套叠的发展,肠系膜被牵拉嵌入肠管,这会导致静脉和淋巴管瘀滞,进而引发肠水肿。如不治疗,最终会导致肠缺血、穿孔和腹膜炎。

  肠套叠主要见于婴幼儿,发病高峰为4-36月龄,是该年龄段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但对于该年龄段以外的儿童也应考虑。

  肠套叠的发生大多数为回肠结肠型肠套叠。大多数儿童期肠套叠病例没有明确疾病作为触发因素或病理诱发点。与肠套叠相关的因素很多,Meckel憩室是最常见的病理诱发点[1,2]。

  二、肠套叠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经典的三联征表现,即腹痛、可触及的腹部腊肠样包块和果酱样大便[3,4]。为突发间歇性、重度、进行性腹部绞痛。呕吐通常是其突出症状,常发生于腹痛最初发作后不久,随着肠梗阻的进展,呕吐物中通常会出现胆汁。在右侧腹部可以扪及腊肠样腹部肿块。少数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通常为晚期表现,肉眼血便提示肠坏死。在疼痛发作间期,患儿可能表现相对正常且无腹痛。随着症状的进展,患儿经常出现嗜睡逐渐加重。

  2.不典型表现:部分小婴儿无明显的腹痛表现,有些患者既无黏

  液便或血便,也无腹部包块。许多较年长的儿童仅有腹痛而无其他症状或体征。

  三、评估检查

  1.超声:是检测肠套叠的首选方法。超声发现病理诱发点的能力优于透视技术,可用于监测套叠还纳是否成功,且无辐射暴露。肠套叠的典型超声表现为“靶征”(又称“牛眼征”或“弹簧圈征”)。

  2.腹部平片:主要目的是排除肠穿孔,还有助于筛查或许能通过X线摄影识别的腹部症状的其他原因。

  3.CT检查:不能用于还纳肠套叠,对于可能需镇静的儿童,CT检查很耗时;还会使儿童暴露于大量辐射。因此,CT通常仅用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无发现时,或用于明确超声发现的肠套叠病理诱发点。

  四、治疗

  1.非手术性还纳:大部分患者临床高度怀疑和/或影像学提示回肠结肠型肠套叠的患者,如果生命体征正常且无肠穿孔证据,则应进行非手术性还纳[5]。首选采用液体(盐水或造影剂)或气体(空气)灌肠进行非手术性还纳。最常在透视引导下进行,很多医疗机构首选气体还纳,气体还纳肠套叠的成功率略微更高,且穿孔风险未增加,如果发生穿孔,气体还纳也更有优势。超声引导与透视技术相比,超声无电离辐射,还能改善对病理诱发点的探查。超声的缺点在于仅能用于液体还纳[5]。

  2.手术:对于病情急重或有肠穿孔证据的疑似肠套叠患者,首要干预措施应为外科治疗。若收治患者的医院不具备开展非手术性还纳的影像学设备和专业技术,且无法及时安排转诊,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性还纳不成功的患者,或者需要评估或切除病理诱发点时,可能也需要手术干预。大多数患者可采用微创方法安全有效地治疗[5]。

  参考文献

  [1]. Navarro O, Daneman A. Intussusception. Part 3: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ose with an identifiable or predisposing cause and those that reduce spontaneously. Pediatr Radiol 2004; 34:305.
  [2]. St-Vil D, Brandt ML, Panic S, et al. Meckel's diverticulum in children: a 20-year review. J Pediatr Surg 1991; 26:1289.
  [3]. West KW, Stephens B, Vane DW, Grosfeld JL. Intussusception: current management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Surgery 1987; 102:704.
  [4]. Yamamoto LG, Morita SY, Boychuk RB, et al. Stool appearance in intussusception: assessing the value of the term "currant jelly". Am J Emerg Med 1997; 15:293.
  [5]. Jose H Salazar, Nghia "Jack" Vo.儿童肠套叠. UpToDate临床顾问. (于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