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又加重了,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看着诊断书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情成现在这样,老李很后悔。那慢阻肺又该怎么治疗和防护呢?
1.什么是慢阻肺?它都会有哪些症状?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有慢性咳嗽、咯痰、胸闷、喘息等症状,晚期或加重期出现上述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亦可能有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肺外症状。该病通常与烟雾等有害气体吸入有关,好发于中年,且秋冬等寒冷季节尤易发病或加重。需要注意的是,该病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进行确诊,并用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指导调整临床用药。
2.慢阻肺患病率及知晓情况
国内数据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部分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过去三十年间增长67%,也就是说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接近甚至可能超过1亿,并已成为全球和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河南省2021年首次完成了4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河南省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9.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4.6%,女性为4.0%。
尽管慢阻肺有着如此高的患病率,但是公众知晓率却极低,不足1%。很多患者不知道这个疾病,治疗依从率更低。多数患者确诊时,肺功能损害已处于极为严重的阶段,病情不可逆。即使确诊,很多患者仍存在很大的认知误区,其认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不能“根治”,即便治疗也会再次发作,因此选择加重时治疗,甚至不治疗。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不仅仅表现为咳嗽咳痰,还会出现很严重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渐至不能脱离氧气和呼吸机,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走向生命的终点。
截断上述病程进展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要早日规范治疗。
3.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截至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危险因素,需要我们去识别和规避,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燃料烟雾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等。从河南省2021年在全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2020年河南省40岁以上居民吸烟率34.8%,其中男性为70.0%,女性为1.3%;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率高,2020年河南省40岁以上居民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率39.4%,其中男性为46.0%,女性为33.1%;大众对慢阻肺认知不足,人群肺功能检查水平极低;我省40岁及以上人群对慢阻肺疾病名称的知晓率仅为11.9%,慢阻肺患病知晓率仅仅为2.0%,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我省第三位死亡原因,但大众对慢阻肺的了解和认识却远远不够。
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最主要的病因。众所周知,吸烟(包括二手烟)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同样也会促进慢阻肺的发生及进展。柴草、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造成的室内污染、PM2.5等颗粒物、及臭氧等有害气体,煤尘等职业性粉尘长期接触、刺激呼吸道,均可导致慢阻肺的发生,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尽量避免减少接触。同时,低体重、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促进慢阻肺的发生,也需要我们知晓。
另外,我省40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仅为5.6%,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也只有9.3%,不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控,绝大多数慢阻肺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规范诊治。
4.慢阻肺防治
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需要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加重期则应该尽量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防治慢阻肺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比如早戒烟,不吸二手烟,还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建议中老年人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因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吸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氧疗,化痰止咳药,抗生素,静脉用激素,呼吸康复,外科手术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而对于患者朋友们,需要做到早期识别急性加重、尽早治疗。
急性加重常常有以下表现:①有受凉、呼吸道感染等情况;②有咳嗽、咯痰、胸闷、喘息等症状加重的表现,甚至可出现咯大量黄稠痰、呼吸困难;如有上述表现,及时就诊。
另外,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体质、症状和季节等因素,采取补肺益气、健脾化痰、宣肺平喘等方法,联合冬病夏治(三伏贴)、督灸、呼吸导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