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新乡辉县:用APP浇地?智慧灌溉的“新姿势”都在这儿!

来源: wjw.xinxiang.gov.cn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30
次浏览
分享到:

  中原果农

位于辉县市的中原智慧灌溉装备产业园

  “中原农谷一定是全农类的,要打造全生态、全周期的现代农业。”今年7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新调研,为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中原农谷建设,作为一件立足于新乡的“省之大事”,致力于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内容包罗万象,影响广泛深远。

  这其中,就包括发展模式上的探索创新,一种关于土地流转、托管、市场对接、风险管控等,以及灌溉方案的设计、实施、运维等农业“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服务体系。

  今天,我们来到新乡辉县“四方两园”,看其如何集各方力量、创全国之先,再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01.肩负重大使命,在辉县诞生!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理念,正在大江南北,快速转化为生动实践。

  河南集全省之力打造 “中原农谷”,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智慧升级,正式迈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一大体现,即在农业装备方面。2022年9月,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实现装备现代化。

  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分散经营日益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

  为落实要求,新乡立足实际,迅即迈步挺进。

  2022年5月18日,新乡灌排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和新乡北大荒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辉县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揭牌。

  四方力量,组成合作主体,以上述两大公司为依托,计划三年流转或托管土地50万亩以上;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共同打造两个园区,即“四方两园”。

  02.什么是“四方两园”?

  在“四方两园”中,“四方”分别是:

  辉县市:辉县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位于黄淮海平原的核心区,形成了大山大河之间极具生态价值的天然粮仓,拥有95.87万亩耕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竞争优勢明显。

  北大荒:北大荒农服集团是始建于1947年的央企北大荒农垦集团的全资企业,具备农地运营、农资、农化、种子、农机五大板块,是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要素提供农业投入品服务的大型国有平台。

  新乡国资集团:新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乡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国有经济优化布局组建成立的市管重点骨干企业,注册资本50亿元、资产规模1029亿元。

  中国农科院农灌所:中国农科院农灌所是我国农田水利与灌排科技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建所60多年来,扎根新乡,研发的微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高效智能灌溉技术与装备,为全国农业节水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上四方,在中原农谷建设的战略引领下,在辉县的土地上“握指成拳”,发挥各自优势,集中力量、资源,全力打造“两园”:

  01.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

  专注于多功能过滤器、水肥一体机、数字化喷灌机组、智能井堡等13大系列灌排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建设智慧节水灌溉全产业链园区,打造全国唯一的现代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全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提供装备支撑。

  02.中原农谷智慧农业示范园

  引进北大荒农服集团的农业综合服务技术,在土地流转、农资供应、粮食收储等环节加强合作。

  计划建设的项目有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核心示范区、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生产服务基地、粮食深加工基地、观光农业示范区、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

  强强联合,谋事共赢,根据该模式:

  北大荒集团,积极参与中原农谷正在推进的以村集体为主导、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的土地管理经营新模式,每托管5万亩耕地,就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全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中国农科院农灌所,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条件,建设智能灌溉装备实验室、检测中心和生产线,探索出一条确保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原农谷新路径”。

  03.总体思路

  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

  河南省委《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规模经营”,在新乡市委市政府指导下,辉县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遵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各村设立以村支书任理事长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摸清群众可接受的流转底价,签订预流转协议后,通过竞争性谈判引入种粮大户,群众根据竞拍价的租金,种粮大户实施适度规模经营,为中原农谷建设增添智慧力量,实现农民、集体、大户、央企四方共赢。

  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地流转后,农户每年可增收3万至5万元。通过规范合同、严格监管,全面落实“三农”扶持政策,有效防范了种粮主体的经营风险,有力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发生。

  落实“藏粮于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四方合作,打造“两园”,持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打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三合一”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发展。

  实现多方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土地流转改革,实现了规模经营,大量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盘活土地资源,进一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04.具体应用如何?

  “河南是农业大省,以往采购节水灌溉设备却需要到外省采购。中国农科院灌溉所发挥智慧灌溉科技优势,在河南联合北大荒、新乡国资集团和辉县市共同建设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邓忠说。

  目前,新乡市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用的灌溉装备,大部分都是从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出厂的。

  不同场景的灌溉需求,需要不同的灌溉设备。在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和地块形状,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

  “实施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后,通过增产增收、节水、节肥等,预计年均新增收益为616元/亩。”新乡灌排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刚介绍说。

  “过去浇地的话,深更半夜得睡到机井旁边,排队等浇灌,一天一夜最多浇15亩地,现在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浇灌500亩地只需要两天时间。”平原示范区师寨镇赵清庄村种粮大户赵东胜承包流转了2200亩土地,今年浇灌麦田省水、省肥、省工、省时更省心。

  获嘉县位庄乡位于中原农谷西区,同样受益良多。“我们这里的试验田有各种灌溉设备,如喷灌、滴灌,伸缩式的、固定式的,还有卷盘式的等,高标准农田灌溉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包括撒农药也全部是由农业无人机在喷洒。”位庄乡党委书记祝贺说。

  中原农谷每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都配有数字化区域服务中心,并建设有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以实现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控制、耕地质量监测等管理功能,实现了“一个屏幕(或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

  整个智慧灌溉系统的控制可用手机APP操作完成,通过对卫星气象站、地下传感器和无人机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智能控制中心会判断出哪块农田需要灌溉或施肥,然后对智能水肥一体机发出指令并完成作业,基本实现“在家就能把农田都给浇了”。

  立标准,才能树品牌。

  为此,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还配套建设了检测中心,为产业园引进入驻企业提供有效产品性能质量检测等服务。

  该检测中心可按国家标准对喷头、灌水器、过滤器、施肥器、各类管材、大中小型喷灌机组以及相关管件等8个大类、20个小类,100多种节水产品1000余项指标开展检测服务,高效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市政园林等项目。

  中原农谷打造发展“新范式”

  一个模式激活多方资源,

  一台设备滋润万亩良田!

  今年7月6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辉县市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调研时指出,要把企业、科研机构、金融、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贯通产、学、研、金、服、用,推动产生裂变效应,提升产业集聚度、竞争力。

  建设“四方两园”,是新乡市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政治责任,也是落实河南打造中原农谷、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和现代化农业强省的担当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