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

统筹推进 合理布局 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

来源: wjw.xinxiang.gov.cn
作者: 新乡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 2021-12-14
次浏览
分享到:

  长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12.11)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深化医改工作部署,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以医保资金总额预付为突破口,以医疗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一体化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坚持公益导向,组织框架重新构建

  (一)构建管理工作体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卫生健康、组织、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医管委主任由市委书记兼任。每周召开一次医管委联席工作会议,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推进机制,对重大事项全程跟踪督查。

  (二)重塑县域医疗体系。成立由市人民医院牵头、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1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家民营医院为成员单位的长垣市健康总医院。制定医共体章程,明确医共体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定位,制定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绩效评估考核办法。

  (三)健全医共体党组织建设。成立市医疗健康总医院党委。市医共体党委书记由市卫健委主任兼任,党委委员由市卫健委部分成员和医共体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任命总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聘任总会计师,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二、实施高位推动,运转机制规范完善

  (一)规范内部运行管理。制定医共体章程,明确医共体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定位,总医院内设立“一办六部”即:党政办公室、运营管理部、健康促进部、中医药服务部、信息化服务部、医保管理部、财务审计部。总医院定期召开一办六部全体人员会议,一办六部人员和业务已全部到位。总医院各部室人员起草了相关文件、制度,一办六部在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等统一管理。

  (二)细化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先后出台《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财务审计相关文件的通知》、《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成员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的通知》、《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资产管理规定》、《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转诊转院管理办法》、《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药品耗材统一管理办法》、《长垣市医疗健康总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等40余项相关文件,实现医共体人财物统一管理。

  (三)信息化智慧医疗全面升级。制定实施《长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升级改造方案》和《长垣市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已建设成集数据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化、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医疗大数据平台。建成并运转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中心、病理中心六大中心建设,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

  三、落实政策保障,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

  (一)落实政策保障。落实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先后出台《中共长垣市委、长垣市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长垣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垣市卫生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实行周转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长垣市人社局 财政局 卫健委关于印发长垣市紧密型医共体人事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等30余项配套文件,为我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遵循和政策支撑。

  (二)落实财政保障。严格落实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政策,对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按照3000-5000的标准400多万元拨付到位,投入2.19亿元完成县乡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将医共体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打包预付,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用于基层医务人员保障激励政策补助。

  (三)实行医保总额打包预付。县域医共体设立医保资金专户,每月将医保资金总额预付给医共体,实行年初预算、按月预付、季度评估、年终清算。

  (四)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先后六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衔接。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统一下调6个百分点,诊疗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价格最高调幅达20%。

  四、资源合理配置,县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提升县域服务能力。与省市三级医院协作,建成县域妇科、骨科等9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和胸痛、卒中等5个中心,降低县外转诊率。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已达到三级医院标准,被评为“全国300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医院”。宏力医院启动建设豫北医疗系统首家院士工作站,连续两年进入“最佳全国民营医院十强榜”,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并于2020年7月成功上市。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中医医院”,顺利晋升三级中医院。

  (二分级诊疗得到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等多种帮扶措施,提高基层就医环境和业务技术水平;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占比57.91%,比同期增长1.42个百分点。

  (三医防康深度融合。发挥总医院人才技术优势,建立对口帮扶、定期轮岗机制,强弱项、补短板,激活基层运行活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规范双向转诊程序,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形成连续化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组建10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立医、防、康融合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卫生院建成13个中医馆和14个康复科,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常态化下沉基层,方便群众就医。

  五、坚持统筹推进,各项服务指标稳步提升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一体化管理,促进了优质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初步构建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实现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82.78%,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不含药店)达到75.08%,比上年同期增长3.66%;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74.16%,比上年同期增长0.31%;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占比16.78%,比上年同期增长0.19%;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28.02%,比上年同期增长1.1%。

  下一步,我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坚持以推进县域医共体人财物等统一管理为核心,以县域医共体建设效果评估标准为导向,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展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八大中心建设。成立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慢病、远程影像、远程检验、消毒供应、远程病理、服务保障八大中心,采用“互联网+”模式,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延伸。构建省、市、乡、村四级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群众对健康医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做实做细分级诊疗。着力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促进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提升,以急慢分治为目标,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打造慢病防治链条。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地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以急慢分治为方向,做实分级诊疗。

  (三)创新规范转诊流程。进一步规范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的管理,由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宏力医院组建转诊转院会诊专家库,规范上转流程,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的就近就医新格局,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县域急救功能,打造乡镇30分钟急救圈,筹建赵堤镇、张三寨镇、恼里镇三家乡镇急救站,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二是打造县乡中医服务体系,县级医院建设特色中医堂,乡镇卫生院打造中医馆。三是优质资源下沉。以牵头医院为主组建专家团队,对基层医疗单位实施对口业务帮扶,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