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人民法院不断创新工作举措,通过与该县“网格化微治理信息平台”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全县2295名网格员贴近基层、掌握民情的优势,总结出的“一三三六”网格化运行工作模式,有效缓解了“查人找物难、文书送达难”等制约审判执行工作效率的问题。8月14日,虞城法院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执行网格化试点基层法院。
一乡一站收集信息的情报点
“赵局长,我是杜集镇的网格员老王,我镇网格长昨天派发的工作任务已调查结束,并进行了网格事件提交,请你及时查看。”8月7日中午,正在黄冢乡执行案件的虞城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海亮接到了网格员老王打来的电话。
赵海亮打开手机上的“虞城微治理信息平台”,进入网格管理栏目,办理情况及说明栏目显示:调查事项结束,被执行人常某已经从外地回到家中。赵海亮点开网格员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带领法警驱车来到杜集镇常某家,将长期在外逃避执行的常某堵在了家中。
近年来,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查人找物难、文书送达难”已经成为制约法院办案效率的一大难题,当事人提供地址不详、被执行人或诉讼案件的被告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无固定地址和联系方式,受送达人的家属和基层组织不配合等现象频发。为切实解决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上述问题,虞城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将审判执行工作纳入全县“网格化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全县25个乡镇、610个行政村的2295名网格员人地两熟的优势,助力法院文书送达、调解、执行等工作。
该院以城郊、利民、李老家、站集、黄冢、大杨集6个基层人民法庭为依托,在全县25个乡镇分别设立“网格化审判执行工作站”,组成人员为各人民法庭庭长、执行局员额法官及辖区乡镇的一级网格长。法庭庭长、执行局员额法官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的网格化审判和执行工作事宜,做到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按时完成县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派发的工作指令,办案人员依据网格员提供的信息,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进一步提高。
线上线下辖区网格全覆盖
“陈法官,你申请调查的内容,已经通过网格平台转交给了网格员老刘办理。你可以与老刘电话联系,也可以通过网格化信息平台查看相关情况。”9月12日一大早,执行法官陈海燕便收到了利民镇一综治干部发来的微信。
到达单位后,陈海燕带领干警驱车来到利民镇,在网格员老刘的带领下,将相关执行文书送达给了长期在外打工的被执行人马某。
据该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葛福臣介绍,虞城县是全国微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县。近年来,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役中,虞城法院将“微治理”工作机制融入其中,积极探索把“微治理”中的“微协会”“微调处”与执行工作“微调研”“微查控”有机结合,打造破解执行难题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取得了一定效果。
今年以来,为破解“查人找物难、文书送达难”等问题,县委政法委又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纳入了“微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借助该平台授予的管理权限,虞城法院分别在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设立“网格化审判执行指挥中心”,网格化审判工作事宜由诉讼服务中心负责,网格化执行工作事宜由执行指挥中心负责。
在具体操作上,葛福臣介绍,法院案件承办人需要向“网格化信息平台”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悬赏公告或协助查找当事人等事项的,按照审判、执行案件的类型,分别在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进行登记,经审核,由“虞城县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向有关乡镇的网格长派发工作指令,乡镇网格长接到指令后,能够办理的,及时予以办理并将结果通过手机APP上报中心。不能及时办理的,当日将相关信息或调查等事项交办给行政村的二级网格员,二级网格员接到指令后,及时组织辖区内的三级网格员收集信息,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上报交办人。特殊情况下,根据审判执行工作需要,中心也可以直接要求网格员协助法院办理调查、案件调解、见证执行和文书送达等工作。
地方支持统筹协调一盘棋
“县委政法委将全力支持县法院将审判执行工作纳入全县网格化运行体系,为法院破解查人找物、文书送达提供强大的社会资源支持。”虞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光华在法院调研时表示。
8月14日,河南高院执行局副局长王世科等人专程到虞城法院调研网格化运行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虞城县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文丽、虞城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海亮关于执行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的情况汇报。在座谈会上,王光华要求,要充分发挥虞城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网格化沟通联络和网格化工作衔接“三项工作机制”,做到统筹协调一条线,工作开展一盘棋,为破解制约法院工作发展的瓶颈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8月26日至8月28日,王光华又委派虞城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同志,带领法院相关人员,分别到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参观学习网格化助力审判执行工作的经验。
8月29日,虞城县委政法委与虞城法院联合会签出台《关于将审判执行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意见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工作事项、人员培训、点对点推送、履职留痕、奖惩机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建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年度考核体系。
9月5日,虞城县委政法委组织举办审判执行网格化应用培训会,技术人员向法官们详细讲解了“虞城微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的六大信息系统功能、操作方法,虞城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博就审判执行工作如何与“网格化信息系统平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高度融合,如何发挥好网格员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事项协助件件回复有留痕
“我是协助本次案件执行的网格员卢留杰,请你们双方保持冷静,既然日子过不成了,你们这样大吵大闹,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大家听我指挥,双方的亲属请全部离开执行现场,今天的执行活动法官的执法记录仪全程纪录,我作为见证人也将如实上报情况,你们双方谁再闹事,法院将会对你们采取相关措施......”
8月22日上午10时,在界沟镇界沟村,执行法官正在对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进行强制执行。由于双方矛盾很深,女方在拉嫁妆时,一下子开来了四辆车,而且来了许多人,在搬运东西和拆卸空调时,女方与男方家人发生了口角,在大街上对骂了起来,引起群众围观。
网格员卢留杰是界沟镇综治办副主任,男女双方的家人都认识他。8月21日,他从平台上看到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向他派发的工作指令,今天专程来协助法官执行。在他的耐心劝解下,避免了纠纷升级。女方在拉走自己的嫁妆后,将判决事项中的8万元彩礼款汇入了法院执行款专户,案件顺利执结。
卢留杰打开手机平台上的“我在现场”,将现场照片发了过去,并进行了简单的文字描述,向中心上报任务完成。
据了解,网格员在协助现场执行、文书送达、纠纷调解等工作的同时,都要按照工作流程,在现场上报办理情况,做到快速回复,件件留痕,方便法官下载存档。
虞城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与网格化信息平台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工作效率,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截至9月12日,开展审判执行网格化应用培训1次,向各乡镇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6人次,悬赏公告26人次,网格员参与民事、执行文书送达126人次,协助案件调解、执行86件,回复法官事项调查、当事人居住信息查询186件次,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拓展网格功能强化内外联动
执行周刊:贵院实施的“一三三六”网格化运行工作模式很有特色,请您介绍一下该模式的具体做法。
陈晓辉:我院通过审判执行工作实践总结出的“一三三六”网格化运行工作模式,为缓解“查人找物难、文书送达难”等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一三三六”即“一站、三中心、三机制、六协助”。“一站”即在全县25个乡镇分别设立一个“网格化审判执行工作站”;“三中心”即县委的“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和法院的“网格化审判指挥中心”与“网格化执行指挥中心”;“三机制”即县委政法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网格化沟通联络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衔接机制”;“六协助”即网格员协助的主要工作:协助查找当事人;协助调查;协助送达;协助开展执行见证;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协助开展法治宣传。
执行周刊:网格化“蝶变”效应非常突出,请介绍一下。
陈晓辉:好的。“蝶变”效应即蝴蝶效应,是对一些貌似杂乱无章的,实则有着潜在规律性的、可以用数学来描述的一种现象的研究。就是说对于某些事物的一些初始状态,它看似很随机又毫无关联,但是其内在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律就会显现出来。目前,全国法院都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送达难等问题,看似与综治工作的网格化没有直接联系,但我们把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综合资源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补充,就能够产生蝶变效应,全县2295名网格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
执行周刊:请简单介绍一下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陈晓辉:好的。虞城微治理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分为六大系统,该系统以县、乡、村、组为区域范围,对安全防范、矛盾调解、公共服务等工作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统筹做好基础信息采集、脱贫攻坚、民意收集、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各种事件、工作情况等通过图片和文字信息描述上传,将需要上报的问题及时推送给相关人员和部门,即通过发现、登记、派发、结案等环节,完成对各种事件的处理过程,这其中便包括“三中心”下达的涉及法院工作的相关指令。
执行周刊:网格员是如何分配使用的?
陈晓辉:虞城县共有25个乡镇,610个行政村。按照行政区域全县共划分一级(乡镇)网格25个,村级网格610个,网格长610名,基础网格2295个,网格管理员2295名。乡镇为一级网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抓副职、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综治专干、三所(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负责人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为二级网格,实行“一格八员”制度,即每个二级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网格协管员、1名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长、1名名誉村 长、“公道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负责人;自然村或村民组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实行“一格两员”制度,即每个基础网格合理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1名以上志愿者,初步构建起“一格多员、一员多职、多职齐管”的力量配置,基层微治理全覆盖、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参与法院工作的主要为自然村或村民组的2295名三级网格员,他们按照上级网格长派发的工作指令开展“人员查找、信息查询”等工作,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手机APP上报交办人。
执行周刊:请您谈一下今后的工作打算。
陈晓辉: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常态化的电子送达、法院邮政专递送达等工作的同时,持续完善“一三三六”网格化工作模式,拓展网格化工作职能,强化智慧法院建设与综治大数据的高度融合,发挥网格员“带路指引、提供线索、见证留置、去向证明、位置锁定”优势作用,建立方便快捷的内外联动工作机制,促进基层治理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