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处于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疑病、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失眠,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行为。那么,老年人出现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首先,要面对现实,培养治疗动机,如要正视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既不逃避,也不恐慌,寻求家人和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
其次,要查找心理问题出现的各种原因,比如到底是各种老年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比如卒中后抑郁),还是各种突发事件(比如丧偶)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最后,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采取个体化的策略,比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因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成因相对复杂,应用单一的手段很难完全解决,所以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孤独空虚。老年人社交活动减少,与亲友的来往少,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精神上的依托、心理上的慰藉才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再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掩饰老人内心对空虚和孤独的极度恐惧,以及对被尊重和被关爱的迫切渴望。
2.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焦虑担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压抑、沮丧、悲观、厌世及躯体化障碍等。
如何发现老年人心理问题
1.长期失眠。失眠是老年人心理障碍的主要信号,来门诊就诊主诉失眠的患者非常多,失眠让患者苦不堪言,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血压不稳,每天担心自己的睡眠状况,造成心理压力大,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影响躯体健康并且导致免疫力下降。
2.社交明显减少。不出门、不愿见人、话少、活动少等。
3.情绪郁闷、自责、消极情绪、牢骚、自暴自弃。有时候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唉声叹气,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未来丧失信心,觉着活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经常出现活着没意思的想法。
4.过分担心,杞人忧天,恐惧害怕,坐卧不安,总是担心自己有病,担心孩子出门不安全等等。有些人患病常常就会想到死亡。有的老人自己身体健康,但是得知朋友、同事相继去世,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有恐惧感,长期干扰自己情绪。
5.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差,丢三落四,特别是记忆力差,转瞬即忘的这种情况比较多,说话重复啰嗦,理解力差。
心理问题如何自我调节
1.控制应激源。比如减少繁重的家务,一些老人抱怨自己退而不休,甚至感觉照顾儿孙比上班还累,所以适当减轻压力和责任十分重要。
2.重拾兴趣和爱好。许多老年人逐渐远离兴趣爱好,其实在身体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助于自我调适。书法、绘画、太极拳、听戏曲和相声等都是适合老年人的爱好。
3.加入自己的团队。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或者参加一个由同龄人组成的其他团队,这样会找到归属感和被团队需要的感觉。被需要会提升自信心。
4.放松训练。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放松,或者卧床进行腹式呼吸以及做一些冥想,联想一些美好的场景,比如曾经到过的海边,来进行放松训练。
5.拨打心理热线或者求助于专业机构也是很好的方法。
如何与家庭成员相处
家庭气氛和谐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积极因素。老年人如何与家庭成员相处也属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以下建议可以供老年朋友参考。
1.在身体条件的允许下,尽可能减少对家人的依赖。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之下,避免让晚辈照顾自己或者花费大量时间陪伴自己,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也能让晚辈适当解放自己。
2.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以顾问的角色出现。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对孩子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主动探究和询问,提供一些合理化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供年轻人自己选择。
3.多与晚辈交流生活和工作中的感受,给予晚辈精神支撑,让家庭里的温馨和爱有效流动。
4.对隔代的家庭成员,如对孙子、外孙等不溺爱,不冷漠,放手让其父母独立管理,不形成畸形的家庭联盟,减少因为孩子的管理带来的纷争。
5.充分放权,减少控制欲。接受家庭成员、周围环境对自己因为年老体衰而产生的各种相应的微妙变化,冷静从容地看待自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现状,减轻争强好胜的心理,凡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