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

儿童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的常见误区

来源: 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
作者: 王成祥
发布时间: 2022-10-21
次浏览
分享到:

  临床上,很多婴幼儿因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胀、腹泻、反复呕吐、大便带血、体重不增等症状,甚至仅仅依据过敏原筛查和(或)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测定,被诊断为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要求采用氨基酸奶粉替代喂养,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无畏加重家长经济负担,增加患儿发生营养失衡等风险。下面我就四个方面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有区别吗?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都是食物对机体非毒性不良反应,但二者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疾病。1.食物过敏是指复发性免疫介导的对一种或几种食物蛋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食物不耐受是诸多因素造成人体消化食物缺陷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非免疫介导;2.食物过敏是一种有害的免疫反应,接触相同的食物后可反复出现症状,过敏原主要是蛋白质、糖蛋白等成分,而食物不耐受比食物过敏更为常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可影响到15%-20%的人;3.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食物过敏多表现为腹泻、呕吐、黏液血便、拒奶、体重不增,皮肤症状可有湿疹、荨麻疹,而食物不耐受多表现为腹泻、大便稀薄、有泡沫、酸臭、肠鸣音亢进、哭闹、呕吐、拒奶、体重不增,久之大便也可由血丝、血点、潜血阳性。由于食物不耐受患儿使用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配方奶治疗后也有效,易被误诊为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
  
二:过敏原筛查与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以作为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诊断依据吗?
  过敏原筛查是检测待排查的物质作为抗原对人体刺激后产生的sIgE抗体多少,仅代表机体致敏状态而不一定出现过敏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血清sIgE水平越高,患儿对相应的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但并不能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此,过敏原筛查阳性也不一定是过敏,婴幼儿食物过敏的诊断主要依靠食物回避口服激发试验在内的综合分析。另外,如果过敏的物质不常见,或引起过敏的蛋白质分子不在检测范围内,均会出现假阴性;sIgE是人体产生的,其水平高低于机体反应能力有关,小婴儿有可能数值太低而出现假阴性。
  食物不耐受检查是检测人体内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该抗体呈阳性可能反应人体长期暴露于该食物成分,不能反映在食物过敏中起效应作用,在脱敏治疗过程中,IgG抗体滴定升高往往提示治疗有效。而且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系统无关,因此不能用来作为免疫不耐受的诊断依据。
  
三、哪些情况需要停母乳改用氨基酸配方奶?
  如有以下情况可考虑暂停母乳,改为氨基酸配方奶替代喂养:(1)尽管母亲膳食回避牛奶、蛋白,婴儿症状仍持续存在且很严重;(2)婴儿生长迟缓和其他营养缺乏;(3)母亲饮食回避导致自身严重体重减少和影响健康;(4)母亲无法应对心理负担。但停母乳的前提一定是婴儿食物回避口服激发试验结果符合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才可以持续地使用氨基酸配方奶替代喂养。

四、如何选择不同配方奶及注意事项
  (1)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乳母先回避牛奶、鸡蛋,无效后再回避其他食物,避免一次过多回避多种食物,影响乳母健康;(2)乳母食物回避2-6周后症状消失,要勇于尝试恢复回避食物,以进一步明确诊断;(3)即使氨基酸配方奶替代治疗有效,也要进行食物回避口服激发试验,结果符合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才可以持续地使用氨基酸配方奶替代喂养;(4)确诊后氨基酸配方奶喂养9-12月龄,至少坚持6个月;(5)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牛奶、蛋白患儿,首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EDA阶段首选氨基酸配方奶,重度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或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可选用氨基酸配方奶;(6)鼓励母乳喂养,只有母乳不足时,才需要乳母忌口加氨基酸配方奶混合喂养;(7)当不能区分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时,先试用无乳糖奶粉喂养以除外乳糖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