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卫复字〔2020〕25号 签发人:薛祖立
办理结果:B
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128号提案的答复
李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实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年度检测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和全市卫生健康大会精神,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下一步将集中推进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整合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分级分类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开放普及的健康教育体系,健全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机制、完善的医保救助保障机制、完备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机制、畅通的信息化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防控救治、科研攻关、物资供应、民生保障等能力,不断完善我市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形成系统完整、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建立整合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按照河南省卫健委、编办、财政厅、人社厅《关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队伍建设的意见》(豫卫发〔2020〕4号),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按常住人口万分之1.70的比例核定编制总量,市县两级将增加220名疾控人员,将有效缓解疾控机构人员紧缺矛盾。加强市、县级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谋划申报中央新增公共卫生项目56个纳入国家项目库,特别是计划投资2.2亿元的新乡市疾控中心搬迁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市、县级疾控中心P2生物实验室已经全部建成,县域内核酸检测能力实现全覆盖。
二、建立分级分类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依托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在不改变医院性质和编制设置的前提下,由市综合实力较强医疗机构托管,建设新乡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按照辖区每1.5万人口设置1张床位的标准,建设市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中心,承担辖区内传染病患者的救治任务。围绕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建设2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依托新医三附院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基地,依托市中医院建设中西医结合疾病预防与康复保健中心;
每个县(市)依托1 所综合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按照辖区每万人口设置1张床位,建设功能完备、人员充足,符合传染病救治要求的县(市、区)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基地。同时,储备一批可快速转化的“后备床位”,承担辖区内应急救治任务。
三、建立常态化的风险研判评估机制
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风险评估机制,各级疾控机构及时准确收集传染病、职业病、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加强疫情追踪,及时监测预警高危地区、高危区域和高危人群,定期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风险评估报告,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及时性。
四、创新医防协同工作机制
制订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各级疾控机构负责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促进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建立工作衔接、协同联动、服务连接、信息互通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结合,开展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消毒与病媒控制、食品与环境卫生等学科建设。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中医院、妇女儿童等专科医院)全部设置规范的疾病预防控制科,具体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培训指导和传染病的监测、发现、报告等职能。各级疾控机构可抽调人员轮换派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提升医疗机构对公共安全的预警分析研判和防控能力。
五、建立完备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机制
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相关资源储备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储备,加强针对专业应急物资、一般生活物资等的存储、监测、调配工作的预案的制订,建立健全市、县应急物资目录,并及时更新、修订。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在实物储备的基础上,增加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根据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制订管辖范围内的生产企业产能和布局项目目录,作为储备机制管理要素。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物资供应工作机制,建立从原料供应、生产、流通、储备、使用等全链条的信息动态监测系统。
六、积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医疗旅游等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探索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筹资或合作渠道。推动发展健康旅游,加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以体检、疾病治疗为主的实体型高端医疗园区,开发和推介一批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路线和产品。深入推动体医融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一大批以科学健身为核心的体医结合健康管理机构,围绕慢性病预防、运动康复、健康促进等目标,推广体医结合服务。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丰富和发展中医体医结合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印 章)
2020年8月2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科 2023006
联 系 人:盛作乾
邮政编码:453000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2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注:多个单位共同承办的提案,应在“收悉”之后,增加“经与×××、×××局(委)共同研究”语句,或在文中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