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

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58号提案的 答复

来源: wjw.xinxiang.gov.cn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29
次浏览
分享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新乡市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258号

  题目: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石红霞
  界别
  提案内容: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我们工作重心从“以防为主”转到“医疗救治”,“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成为主要目标;疫情当下,就诊量激增,医疗机构处于本轮抗疫的“风暴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明显攀升,医疗医技科室超负荷运行,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感染风险、身心压力急剧增加。

  乡镇卫生院作为植根广大农村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发挥着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在维护农村地区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基层医疗机构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医技队伍人员少、人才管理体制不畅、人员队伍不稳定、优质人才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一是现有医疗服务能力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之间差距日益增大;二是乡镇卫生院仍然实行的的财政差额补助,尤其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收入下降较多,导致医院运转困难;三是承担的服务量和工作量不断增加,因工资、待遇等诸多原因医护人员流失严重。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是坚守岗位、爱民敬业、为党和政府给当地百姓送去健康的重要力量,是一支深受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信任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具体建议:

  1.建议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保障机制。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公益一类保障和专门绩效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其收入(含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全额纳入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统筹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员支出。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职在编(含核定的编制数和控制数)人员基本工资、计提的“五险二金”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支出由同级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予以全额保障;其他在职人员待遇支出通过统筹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多渠道予以保障。

  2.建议充实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根据各自辖区实际情况,科学核定本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动态调整工作。结合实际统筹编制资源,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统筹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及时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空编使用力度,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3.建议拓宽基层人才引进渠道。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公开招聘医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可采取面试(技术操作考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应聘人员,年龄可在原有规定基础上放宽10岁。对公开招聘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经主管部门核准后,可降低开考比例,急需紧缺专业或岗位可不设开考比例。

  4.建议实施职称倾斜政策。在落实现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职称评定相关倾斜政策基础上,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可放宽学历等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中高级职称的,采取“即评即聘”到相应岗位,不受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对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一次性专项补助,所需经费由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统筹政府补助资金和自有收入解决,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5.建议提升基层人才质量。实施特设岗位招聘计划,鼓励大专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定期进修学习制度;鼓励和支持基层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鼓励和动员在岗临床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按规定注册。加强中医民族医师承教育工作。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持续开展“三支一扶”支医工作。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返聘退休医师,发挥高年资医师“传帮带”作用。持续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工作。实施城市医师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服务不少于一年的政策,强化管理考核。

  办理结果:B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58号提案的答复

  石红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层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我委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招聘工作,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得到加强,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全市184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职卫生技术人员6830人,从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下4822人,占比70.6%,本科以上2008人,占比29.4%;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初级及以下5005人,占73.28%,中级1525人,占22.33%,高级300人,占4.4%。全市3541个村卫生室,注册乡村医生68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22人,占52.89%。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注册在岗59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6人,护士294人。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实化引留机制。一是创新渠道引才。通过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农村订单订向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公开考核招聘等多种方式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有序补充,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加大对招引人才优惠政策的宣传,形成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人员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挂钩,实现多劳多得,提高职工待遇,用情感留人、待遇留人。

  (二)强化人才培育。一是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线上培训。计划2022年至2025年,每年依托“河南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平台”线上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9000人以上,共计培训36000人次以上,其中2023年计划培训9447人,目前该培训计划已纳入市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动员部署,确保辖区内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应注尽注、应学尽学、应考尽考,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骨干在职培训。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省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开展基层卫生骨干人员在职培训,2022年共在职培训622名基层卫生骨干,90个家庭医生团队,2023年继续鼓励鼓励在职在岗基层卫生骨干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加脱产进修学习。 (三)优化服务能力。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对口支援。今年开展城市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并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明确目标和任务,从授援机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和需求双导向,精准确定帮扶内容,提高授援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二是优化家医服务。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运行新机制,以区级医疗机构专家为专科医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虹吸退休专家。根据国家医改相关政策,“允许退休医师开办诊所”,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单位实际,结合退休医生本人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允许在能力条件范围内返聘,发挥余热,“传、帮、带”年轻医生,方便退休人员在当地依法执业。三、下步工作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加强卫生人才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至关重要。

  (一)提升基层能力。一是提高硬实力。为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逐步配备优化医疗设施设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远程诊疗、远程教学及双向转诊服务,实现硬件提升。二是提升软实力。通过实施人才引留培,强化进修学习,以及传帮带工程,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本土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常抓人才建设。通过“三支一扶”、对口支援、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方式,引进、培养一批基层留得住、用得了、干得好的卫生专业人才。

  (三)加强人才保障。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模式,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与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乡村医生业务收入、社会保障、项目补助及村卫生室资产等纳入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由财政承担。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支持和关心,欢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卫生健康委 03733696800

  202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