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新乡市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265号
题目:关于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提高急救能力培训的建议
提案者:方佳超
界别
提案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但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和灾难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青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急救知识的普及能使公众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伤残率。由于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缺乏,致使许多伤者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存在的问题.
1、公众急救意识较差。缺乏正确急救知识和救死扶伤精神,害怕承担后果;社会上存在的“碰瓷”现象等原因导致不少人在危机时刻选择躲避,或只能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
2、公众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低。大多数民众缺乏基本的现场急救技能,对于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上,缺乏正规的指导。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有可能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
为此建议:
1、建立工作机制。把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财力投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普及教育的目标、任务,组织卫生、教育、红十字会、新闻、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工作措施,建立完善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共同推进全民急救知识普及工作。
1)突出做好对在校师生急救技能的培训。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要加大在校师生急救技能培训力度并使之常态化,提高他们的特殊应急水平。各级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急救知识培训,人人过关,持证上岗,并定期复训。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相关知识教育,学校还可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此类课程,以便于他们回到家里可以继续对孩子进行急救知识教育。
2)做好对特殊人群的急救技能培训。如巡警、消防官兵、野外作业人员、出租车司机、导游、公共场所服务员,必须进行必要的急救技能培训。
3)政府出资建立专门的培训场所及专职培训人员。面向更广大的社会人群进行免费公众培训。公众急救培训的主要内容除心肺复苏和创伤的急救,还应包括其它如中毒、中暑及常见急症发作时的家庭急救等方面知识。在社会上招聘一些热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人士,参加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培训,或与国际及国内 AHA培训中心协作,培训专职或兼职的种子教员以缓解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人员不足的状况。
2、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形式,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建立专业急救知识宣传网站,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基础的医疗急救技能宣传,解答网民疑问,拓宽学习渠道。每年9月12日是“世界急救日”,可利用这一天广泛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聘请医学专业人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指导居民进行急救演练,并发放急救知识手册进行学习,让更多的居民都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指导群众以科学态度对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日常疾病中的紧急情况、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办理结果:A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5号提案
的意见答复函
方佳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提高急救能力培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新乡市卫健委历来高度重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我委始终紧紧围绕“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这一作用,在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卫生应急救护知识“五进”和“红十字救在身边”等活动,充分发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作用,结合博爱校医室项目积极培训教师成为救护员,大力开展卫生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性宣传和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活动的持续开展,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普及率、知晓率,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文明风尚。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2023年开展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受益人群30700多人,其中进学校普及5320人次、进社区普及10080人次、进机关普及772人次、进企业普及600人次、进农村普及13900人次、进消防普及50人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35场,培训救护员1051人。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审慎地制定我市中招考试心肺复苏评分细则。
2022年通过与市教育局沟通,市教育局将从2023年起将心肺复苏纳入中招考试必考项目,并采用红十字会心肺复苏标准作为考试评判的标准。我委联合市红十字会召集我市多名持有中国红十字总会师资证书的专家进行研讨,对心肺复苏操作中的话术、动作等反复讨论修改,同时向河南省红十字会培训中心的专家汇报,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与市教育局联合召开会议,在听取学校校医、体育老师等代表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乡市中招考试心肺复苏(CPR)评分实施细则》。新乡市教育局印发了《新乡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的通知(新教〔2021〕196 号)和《关于做好中招体育考试过程性评价测评工作的通知》(新教〔2022〕8 号),规定了心肺复苏具体考核分值和办法。 加强阵地建设,利用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活动。 2020年,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河南省红十字会、新乡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红十字会成功申请了“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该项目主要含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体验场馆的建设和“学校+社区”安全健康教育活动。2021年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投资近40万元,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设置红十字运动、交通安全、地震安全、消防安全、家庭安全、溺水安全、应急救护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等8个模块,以及一个综合教学区和一个应急救护培训教室。自投入使用以来,面向公众和中小学生、企业等开展了体验式的教学和宣讲。截止目前,共陆续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生和市民约2400多人次。
(三)利用急救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发动加强宣传,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性宣传
在每年世界急救日、“5.12”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新乡市卫健委联合市红会广泛发动组织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各县区开展急救宣传活动。三年来,全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及红十字救护师资、志愿者积极参与,组织人员前往学校、社区、公园等场所针对不同人群,讲解心肺复苏、防溺水、地震避险逃生以及防火防电、气道异物梗阻等方面的急救安全知识,全市参与活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0多人次,发放了应急救护和家庭急救宣传折页7500多份,制作宣传版面120多块,全市活动受益人群32000多人。
2022年“世界急救日”期间,市卫健委联合市红十字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公司共同举办了交通医疗急救包捐赠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共有270多名公交车长参训。培训内容为成人心肺复苏操作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止血和包扎的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处理、急救包的使用方法等。
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工作。新乡市红十字会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对应急救护知识进行宣传。2022年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关于应急救护知识30篇,抖音推送97个。同时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的宣传: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减少大家对实施救助后果的担忧。
(四)援建我市6所红十字博爱校医室,并培训红十字救护员
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每所学校资助资金10万元,为我市第三十二中学、第十六中学、第二十二中学、第一铁路小学、卫辉市第五完全小学和封丘县第一中学等6所学校援建博爱校医室。项目包括校医室的基础装修及添置办公家具,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送医疗器械与设施、设备,在标准基础上校医室还增加了AED、CPR模拟人、紫外线消毒设施、电脑、打印机等设备。2022年8月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了使用。同时,根据援建内容,从2023年2月起为6所学校培训了红十字救护员482名,参与培训的对象主要有学校的校医、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等。通过校医室建设,增强了学校医疗诊断、治疗的水平,提升了师生们自救互救能力和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护水平。
三、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将继续开展卫生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充分调动各级红会和救护师资的主观能动性。一是继续发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宣传,与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系,使更多的人员前来参观体验。二是积极向上级申请,争取更多救护师资的培训名额,扩充师资队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积极发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抖音的作用,将更多的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应急救护知识,为“健康新乡”不断贡献力量。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卫健委0373-2052872
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