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新乡市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274号
题目:关于做好疫情放开后群众心理健康支持疏导社会情绪的建议
提案者:王庆志
界别:医药卫生
提案内容:
关于做好疫情放开后群众心理健康支持,有效疏导社会情绪的建议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的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疫情防控放开后,人们的生活秩序再次被打乱,群众过多关注疫情相关新闻和网上真假难辨的消息,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夸大的想象疫情的严重性;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心理困扰,又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调节。可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影响社会情绪的稳定,因此,全力做好这些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疫情后心理健康支持,对群众社会情绪有效疏导至关重要。特建议:
一、各地要将疫情防控调整后近阶段人民群众情心理监测、服务纳入整体社会治理工作部署,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
二、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安排我市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心理专家值守热线,让有需求的特殊人群直接与心理专家进行沟通,获得有效的帮助。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组织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录制科普宣传视频,每天在官方及新媒体平台发布,通过媒体高频次发布疫情后的心理应对科普知识。
四、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的心理支持
各部门要积极动员和引导慈善组织、学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疾病知识及防控要点的宣教,给予心理安慰,减轻疾病的恐惧。发动学校、社区、慈善机构等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及心理援助缓解困境儿童因疫情出现的应激反应,必要时组织专业的心理援助队伍进行心理援助
办理结果:B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74号提案的意见答复函
尊敬的王庆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疫情放开后群众心理健康支持疏导社会情绪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近年来,我市利用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契机,以社区治理、学校管理、员工服务、医疗保障四大工作为目标牵引,努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服务,发挥了安定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的重要作用。
一是织密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体系。全市13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建立了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66个乡镇(街道)、3646个村(社区)建立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全市3800多所中小学校全部建立心理辅导室。我市3家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均开设心理门诊,全市设立精神科床位1769张,拥有精神科和心理科医务人员1038人;全市开设心理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共24家,拥有精神科和心理科医务人员140人。
二是立足人才战略,培养服务队伍。我市拥有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院心理系等众多专业人才资源,为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我市2019年成立了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参与、起草编撰《新乡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编发《心理自助手册》和《新冠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供心理援助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进行工作和自助疏导参考。2019年我市在全市各行业中选拔心理人才、组建了新乡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纳入队员61名。疫情期间,干预队伍经常深入集中隔离点和洪水灾害临时安置点进行心理干预工作。大力锤炼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同时,积极吸纳社会组织力量。我市拥有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师协会、张改叶心理工作室等多支社会性心理组织,活跃成员人数近两千人。我市积极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扎实做好疫情心理健康工作。依托二附院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安排心理咨询人员24小时接听,为保证需要帮助的人能及时得到帮助,招募了志愿者,增加了热线坐席的数量,为处于疫情期间有情绪问题的群众提供了“心灵港湾”。广泛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测评。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防疫压力大的特点,市卫健委利用网络平台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及村医等基层人员开展心理测评,全市近1万名医务人员参与测评。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委托市心理卫生学会邀请中科院专家吴坎坎开展心理讲座,主题为职工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疏导,全市多个市直单位组织本系统本行业职工积极参与收听收看。邀请我市心理专家于晶录制《与情绪和压力共处的方法——致防疫人员的心理减压》,唐海波《“抗疫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技巧》课程。开展心理“八个一”服务活动。在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普通人群中开展,为每个村、社区配送一张海报、一张卡片、一份手册(《心理自助手册》)、一套书籍(《突发应急事件应对指南系列丛书》)、一个U盘,普及一个热线电话、一个在线咨询平台,开展一场心理培训,经统计共发放心理自助卡片10000张,《心理自助手册》21600本,《突发应急事件应对指南系列丛书》144套。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委今年重点立足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着力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和部分重点人群筛查。 (一)加强防治知识宣教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等科普知识宣传。普遍提升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倡导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加强人员培训 今年4月14日,市卫健委依托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心理服务技能培训,为全市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1名心理服务工作人员,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和转诊能力,完善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心理援助服务平台,为全市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奠定坚实基础。5月至6月,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全体医务人员持续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问题识别干预等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大对各级各类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培训。提高其识别常见精神障碍的能力,并及时转诊。对社工、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等开展常见精神障碍照护与家属辅导技能培训。今年6月,我委将邀请国家心理危机干预救援专家为我市危机干预队伍培训相关技能,为各县培养心理危机干预人才。
(三)开展部分重点人群筛查评估登记和预防干预服务
1. 孕产妇。我们将选取部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孕期和产后抑郁的简查追踪,为孕产期妇女提供专业支持。
2.老年人群。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开展部分辖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和抑郁症筛查。对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由社区医生组织开展常态化认知训练,预防和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
大规模疫情虽然结束,但是疫情留下的许多问题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生活。我们将结合您的宝贵意见,积极改进,不断完善各项措施,持续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向好发展。
联系单位及电话:2023006
2023年5月22日